
使用场景:
很多网友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,我家里的服务器安装了Win10和Win11,本人常期出差在外,每天需要远程连接到服务器的Win系统,但公网只有ipv6,这玩意每隔一段时间会更新一次,更新后远程桌面就无法连接到服务器了,因为ip地址变了,那怎么办呢,就靠这个神奇的应用了,它检查到ip变化后第一时间发送新的ipv6地址,有了新的ipv6地址又能愉快的远程桌面了,非常好用,没它还真不行。
当然还有很多别的使用场景,只要你想随时随地了解家里的IP地址变化,就可以用到这个应用。
程序功能与特点分析一、核心功能
- IP地址监听
- 支持IPv4/IPv6双协议监听
- 定时检测IP变化(默认5分钟)
- 自动识别中文系统网络配置
- 消息推送
- 集成pushplus消息推送平台
- 支持HTTPS加密传输
- 消息模板包含设备名、IP类型、新旧地址
- 失败自动重试机制(最多3次)
- 智能模式
- 动态调整检测频率(5-90分钟)
- 自适应推送间隔(30-600秒)
- 指数退避算法控制推送密度
- 配置管理
- INI文件加密存储(AES+硬件特征混合加密)
- 自动修复非法配置
- 实时监控配置文件完整性(MD5校验)
- 运行管理
- 托盘图标最小化
- 开机自启动注册
- 状态栏实时监控显示
- 安全防护
- Token加密存储
- 配置防篡改机制
- 动态密钥生成(硬件指纹绑定)
- 智能适应
- 流量控制算法(根据推送频次自动调节)
- 跨日自动重置计数器
- 无效参数自动修复
- 可视化反馈
- 状态条五维度监控:
- 实时时钟
- 运行模式
- 本月推送统计
- 最近推送状态
- 下次可推送时间
- 状态条五维度监控:
- 异常处理
- 网络中断自动恢复
- 注册表权限异常提示
- IP获取失败多重验证
使用说明书一、软件安装
- 解压程序包到任意目录
- 首次运行自动生成config.ini
- (可选) 创建桌面快捷方式
- 获取Token
- 访问pushplus官网注册获取
- 基础设置
复制[1] 粘贴Token到输入框[2] 选择监听类型(IPv4/IPv6)[3] 设置检测间隔(分钟)[4] 设置最小推送间隔(≥30秒) - 高级设置
- 勾选"智能模式"启用自适应算法
- 勾选"开机启动"实现后台服务
- 主界面操作
复制[启动监听] - 开始IP监控[停止监听] - 暂停检测[最小化] - 隐藏到托盘 - 托盘菜单
- 右键图标可:
- 恢复窗口
- 立即检查IP
- 查看统计
- 退出程序
- 右键图标可:
- 状态栏解读
位置
内容示例
说明
1
14:05:30当前时间
2
智能模式运行模式
3
本月推送:3次统计信息
4
上次推送:成功操作结果
5
剩余15秒下次可推送时间
- 首次使用需以管理员身份运行
- 防火墙放行程序网络访问
- IPv6需要系统支持并联网
- 智能模式不建议修改间隔参数
- 配置文件不要手动编辑
测试项目清单一、核心功能测试
测试项
测试方法
预期结果
IPv4检测
禁用IPv6后启动监听正确获取IPv4地址
IPv6检测
连接IPv6网络启动显示有效IPv6地址
推送触发
手动修改IP地址3分钟内收到推送
加密存储
查看config.ini文件Token字段为密文
配置保护
非法修改配置文件自动恢复默认设置
二、边界条件测试
测试场景
预期表现
Token为空时启动
弹出错误提示并阻止启动
间隔设为0分钟
自动重置为5分钟
连续IP变化(10次/分钟)
智能模式推送不超过3次
系统无网络连接
状态栏显示"无法获取有效地址"
三、异常处理测试
异常类型
处理验证
推送服务器宕机
重试3次后标记失败状态
配置文件只读属性
弹出写入错误提示
系统时间被篡改
统计信息不受影响
双协议同时选中
自动切换为IPv6优先
四、性能测试
测试指标
合格标准
CPU占用率
<1%(空闲时)
内存占用
<15MB
推送响应
<5秒完成
启动时间
<2秒
五、兼容性测试
测试环境
验证要点
Windows 7 x64
基础功能正常
Windows 11 ARM
托盘功能正常
中文/英文系统
IP识别正常
高DPI屏幕
界面无错位